北京地铁票涨价之争

  【fun88乐天使官网网网】今年北京市“两会”期间,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公共交通票价调整最终方案将于年内出台,为从去年年底开始热议的“地铁涨价”之说又钉上一枚钉子。
  
  北京地铁不仅以便宜出名,“挤”更是有名。目前日均客运量已达1000万人次左右,“天天都在挤春运”可谓北京地铁高峰期的写照。为缓解北京地铁高峰期的拥挤状况,提高运营安全,北京市政府于2013年底发布《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》,提出“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,通过价格杠杆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,降低大客流风险”。
  
  《方案》的出台预示着目前北京地铁2元通票时代即将终结,而关于“地铁涨价”的争论却正式开始。支持者认为,涨价可以分流客源,改善运力不足,减少财政补贴;反对者认为,涨价剥夺了现有的福利,大大提升出行成本,却不一定能缓解拥挤现状。
  
  北京地铁是否应该涨价、如何涨价,需要决策部门深入细致地调查和研究,也需要民众理性客观地回应与对话。不过,若以价格杠杆为手段,通过降低公共交通价格来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成效尚有争议;而通过提高票价来缓解地铁拥挤的目的能否实现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  
  “票价高到高峰期不挤了”是误读
  
  郭继孚(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)

  
  公共交通首先是公益性的,现在低票价做法就是把它当成一种全民的福利了,所有人都在享受,其实这是不对的。公共交通和保障房不一样的地方是,保障房是保障社会低收入群体的住房,而公共交通不是低收入群体的专用交通工具,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可能使用到公共交通。所以低票价在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时候,同时也为条件好的阶层提供了服务。
  
  提高了地铁票价后,政府可以采取定向补贴等措施,减小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出行成本压力。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,城市交通也很拥堵,当时日本政府规定企业不能给职工在小汽车出行上进行补贴,尤其是在停车问题上,不能给职工提供低价或免费停车位;相反,政府鼓励企业给职工提供公共交通补贴。在德国法兰克福,当地政府通过老年人管理机构,把财政的钱转到相关机构,再由相关机构发到需要补贴的人身上。我认为北京也可以效仿这样的定向补贴措施。
  
  对于调价方案的选择,我认为应该按照里程来计价。对公共资源的使用,一定要体现用多用少的原则,但并不是完全按照里程去定价,比如短距离的费用要高一些,长距离的费用可能就要低一些。这样可以分流出一部分短距离出行乘客选择地面公交,而地铁可更多地承担中长距离的出行。这是我们设计交通系统时候的一种安排。
  
  价格要怎么体现调节作用,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讨论。有些人认为票价要高到高峰期不挤了,这是一种误读。我认为应该建立起票价动态调整机制,公共交通的票价跟居民收入水平、购买力、物价指数、经济增长情况及成本变动情况挂起钩,制定出一个公式,达到一定幅度,就启动这种调价机制。
  
  用涨价解决拥挤是个懒办法
  
  刘玲(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)

  
  全网2元的地铁票价,绝对具有亲和力。可以说,北京地铁早已成为一张表达都市骄傲的名片。但是去年年底北京市政府公布的《方案》称,希望通过调整地铁票价,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。后有关部门表示:交通的成本到底应该在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中占多少,需要跟其他城市进行对比分析,既不能让老百姓完全买单,也不能让政府在这方面过分投入;其次,北京地铁的拥挤也成为地铁票价调整的推动力。所以涨价的原因,一是为了解决地铁拥挤的现状,二是政府不愿意贴这么多钱了。
  
  首先,认为涨价能解决拥挤状况,这个结论从何而来?坐地铁的乘客绝大多数都是刚性需求,地铁一族绝大多数都是上班的、行路的、办事的,没有人没事时愿意、喜欢、热衷来地铁观光、体验地铁里的拥挤、呼吸车厢里的污浊空气。无论是高峰期挤上地铁,还是到站后冲出车厢门,抑或是换乘站爬上爬下左绕右绕,考验的都是体力、耐力和智商,高峰期想“坐”地铁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。
  
  在北京乘坐地铁,甚至有“81攻略”、“36秘籍”,地铁站还有“勇士”、“壮士”、“斗士”、“烈士”等头衔。说有不少人在高峰期“没事坐地铁”,不知这个结论从何而来;说为“分流一部分短途乘客到公交车”,公交车现在的价格0.4元—0.8元,这个数字和地铁现在票价2元已经相差不少,能分流的实际已经分流了。地铁票价涨价,只能是将这个差变大而已,其继续分流的空间并不太大。用涨价解决拥挤是个懒办法。
  
  其次,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,尤其是地下公共交通,鼓励绿色出行,这是政府近年来一直努力践行的。人们积极响应号召,不开车少开车,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并成为习惯,为城市交通、环境作出了贡献。当下,雾霾肆掠、能源危机、环境恶化,我们理应继续大幅度减少汽车使用量,引导人们绿色出行方式。价格杠杆是政府环境治理的一个引导棒,地铁低票价,是政府对城市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个举措。而且,地铁建设、城市交通设施建设、环境治理等支出,花的是纳税人的钱,是为纳税人提供公共服务的。如果单纯拿企业的盈亏收益来计算,未免不太合适。
  
  涨价加重乘客的经济负担,却是不争的事实,尤其乘地铁的上班族。地铁票价涨与不涨,怎么涨,都是个大事,运营方、民众代表、环保部门、交通部门、政府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,一起探求最佳的方案。单纯拍脑袋做决定,把脑袋拍肿了也拍不出智慧,要想扯英国、日本、美国的票价来比较,先把城市人均收入算上再说。
  
  学学澳洲“晨鸟”免费行动
  
  吴睿鸫(财经评论员)

  
  应当说,北京地铁当初设定的低廉票价,其目的是鼓励市民乘坐地铁,以缓解地面交通拥堵压力。而相对发达的地铁网络以及低廉的地铁票价,的确使地铁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。而如果要提高票价,则会产生两种情况:一种是市民难以承受。如果最高票价为10元,每月光花在交通上的费用就会有三四百元。一旦承受不起,就会坐公交。如果大量公众乘坐公交,将会增加地面公交的运营压力。地下清净了,地上又挤了。
  
  另外一种可能是,对一部分群体而言,无论价格多高,由于是刚性需求,仍然要坐。事实上,在北京高峰时段非常拥挤的13号线、5号线、4号线、八通线等线路,上下班的潮汐性客流特征非常明显。这种相对“刚性”的客流很难通过价格杠杆调节。这意味着,当其成为刚性必需品时,价格标杆理论就会遇到现实阻力而失灵,因为必需,所以不会因为价格提高而轻易放弃,只能咬紧牙关,痛并坐着。
  
  实际上,政府部门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,抛弃这种动辄提价的方式,试着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错峰分散客流的措施,比如用高峰期前免费乘坐来分散客流。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,从2007年就实施了一项名为“晨鸟”的行动,由地铁公司发行一种特殊车票,持票者在上午7时以前可以免费搭乘地铁。当地交通部门表示,这一新的票种能每天促使约7500人次乘客在早高峰期前搭乘地铁,不仅可以缓解地铁拥堵的难题,还能为每天搭地铁的乘客节省不少开支。
  
  去年4月,新加坡也推出了上班高峰前免费乘坐地铁的计划。据计划规定,在早上7点45分前出闸,乘客均可免费乘坐地铁;而在上班高峰8点前15分钟,依然可以享受0.5新元、折合人民币约3元的优惠。据说这个措施能够吸引高峰时段10%至20%的乘客提早出行。无论是墨尔本,还是新加坡,看似做了一桩赔本的买卖,但事实上它们懂得如何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既有资源,用疏堵、引流的方式,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fun88乐天使官网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rtpf.com/xinwenzixun/wuliannews/19951.html